修改密码×
发布时间:2015-05-05 浏览次数:1512
2015年5月1、2日,徽韵心理第四期音乐治疗专项培训如期开展,我带着对心理咨询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向往参与了培训。尽管对音乐我可以说是门外汉,但对心理学确是非常的喜欢与热爱。08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去心理学研究生的复试而与热爱的心理学专业失之交臂,而今所有的遗憾只能靠现在的自己一次次的去弥补,去努力,没有这个研究生学历又何妨?学习轻装上阵最好,没有功利,只因爱好!学习心理学更能激发人“善良”的潜意识,只要有收获,只要我喜欢,只要可以用我积极的心态去影响身边的人,我觉得这就够了。我义无反顾的放弃了五一小长假,来到了“音乐治疗”的课堂。
音乐治疗让我走进了一个新的空间。在走进音乐治疗课堂之前,我在网上了解了一下什么是音乐治疗学。知道了它是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而音乐治疗则是在实施过程中,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地。当了解了它是这样一门学科后,我感到特别激动:如果我通过学习,能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治疗师,那该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啊。
上课伊始我就被胡岚老师亲切的面容,轻柔的语言所吸引。她说:学习心理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又说:“你们走进音乐治疗的课堂,每个人的始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收获和体验各不相同,这不取决于我说的怎么样,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有用或者可利用的权利。‘就如每个人都有一个篮子去采蘑菇,我只告诉大家沿着哪条路去走可以采到蘑菇,至于你们篮子里面的蘑菇,颜色会各不相同,多少也不尽相同’。”听完这番话,我就在想:我的篮子里有些什么蘑菇呢?我愿意尽心去采集属于我的那篮子蘑菇。学习的渴望瞬间被激醒。
音乐可以让人的情绪放松,可以让人共情,可以唤醒和激活人的很多情绪;没有音乐专家----我们都懂音乐;语言之下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就是音乐。音乐也拉近了我对音乐治疗距离。在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倾听,我们感受,我们分享。音乐是表达情绪的,它帮助我们去解释和解码。音乐可以放松情绪。当孩子用行动表达激愤的情绪时,我们可以说:孩子,是什么让你这么做?然后用中性的音乐来缓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学会用健康的载体去宣泄。音乐可以表达爱。父母与婴儿交流时,十分了解宝宝语言的特点----旋律、音色和节奏的特点,因为他们对孩子充满深切的关爱。“所有的爱都是为了拉近距离,而只有也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孩子只有在父母健康的爱意中才会更独立,才会更坚强。音乐可以增强凝聚力。如果我们在班级建设中使用合适健康的音乐,班级的凝聚力就有可能会增强。
在心理学框架下的音乐治疗,它激活了我们的生理反应让人产生了紧张感,之后再回到原点产生“回归快慰”;它也激活了人内心的需要与渴望,我最喜欢听到刘欢老师的那首《在路上》,那首歌在我的内心曾经给予了我很多的力量,也激活了我内心更多的需要与渴望!歌词是这样的: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在路上行走的人们,谁能没有自己的感受呢!它有时还激活了我们集体的潜意识。《滴答》声想起的时候,每个人的存在感,对时间的焦虑被唤醒,这是集体的潜意识在音乐中被唤醒。春节联欢晚会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那首歌,更是激活了现代人忙碌下的对时间的焦虑感。
音乐治疗中的赋性,赋形、赋义让我们完成投射--激活--选择--释怀。人最恐惧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音乐稳定的节奏和可预期的发展帮助人建立稳定安全的感觉。音乐只是一种摆渡工具,愿我们都能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摆渡自己,影响别人!感谢徽韵心理音乐治疗课堂,感谢胡岚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大餐。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 丁仕丽
于5月3日晚
上一篇: 徽韵心理应邀绿地集团开展亲子关系讲座
下一篇: 徽韵心理走进滨湖启明星幼儿园开展亲子讲座